8月25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海战就8月24日0-24时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关情况及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朱海战在通报中说,8月24日0-24时,我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渭南经开区1例)。
本土确诊病例:女,20岁。在高风险区筛查中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该病例活动轨迹由渭南经开区发布。
本轮疫情以来,我市共报告感染者44例,其中确诊病例24例,无症状感染者20例。44例感染者中,渭南经开区19例,临渭区12例,蒲城县8例,渭南高新区3例,大荔县1例,潼关县1例。
本轮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和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成省、市、县联合专家工作组一线指导处置,科学精准实施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筛查、部分公共场所临时性管控等各项处置措施,全面管控疫情传播风险人员、风险环节和风险区域,有效遏制疫情在社会面扩散。本轮疫情源头清楚,病例传播链条清晰,疫情形势总体可控,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朱海战介绍,疫情发生后,省、市、县迅速启动“三公(工)”(公安、公卫、工信)流调机制,实施集中办公,快速、科学、精准开展流调溯源,第一时间追踪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员,有效遏制疫情在社会面扩散。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3541人,次密切接触者6358人,均已实施分类管控措施。根据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和传播风险研判,及时划定高风险区39个,中风险区49个,分级分类实施管理措施,以果断举措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坚持“应采尽采、应筛尽筛”,紧盯风险区域,在临渭区、渭南高新区、渭南经开区实施7轮次较大规模区域核酸筛查,其他县(市)根据市上统一安排也开展了多轮次核酸检测。8月22日至今,没有发现社会面感染者。同时,坚持“对症施策”,规范医疗救治,所有感染者均已第一时间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目前所有感染者病情平稳,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防范为先、提前研判、提前处置、以快制快”的原则,精准施策、科学处置,深挖潜在风险,做到及时管控,全力将疫情控制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快速有效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发布会上,蒲城县副县长、县应疫办主任冯新,大荔县副县长、县应疫办办公室主任张金玲,潼关县副县长、县应疫办副主任裴芬云还先后通报了蒲城、大荔、潼关疫情防控最新动态和各项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8月25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海战就8月24日0-24时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关情况及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朱海战在通报中说,8月24日0-24时,我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渭南经开区1例)。
本土确诊病例:女,20岁。在高风险区筛查中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该病例活动轨迹由渭南经开区发布。
本轮疫情以来,我市共报告感染者44例,其中确诊病例24例,无症状感染者20例。44例感染者中,渭南经开区19例,临渭区12例,蒲城县8例,渭南高新区3例,大荔县1例,潼关县1例。
本轮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和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成省、市、县联合专家工作组一线指导处置,科学精准实施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筛查、部分公共场所临时性管控等各项处置措施,全面管控疫情传播风险人员、风险环节和风险区域,有效遏制疫情在社会面扩散。本轮疫情源头清楚,病例传播链条清晰,疫情形势总体可控,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朱海战介绍,疫情发生后,省、市、县迅速启动“三公(工)”(公安、公卫、工信)流调机制,实施集中办公,快速、科学、精准开展流调溯源,第一时间追踪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员,有效遏制疫情在社会面扩散。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3541人,次密切接触者6358人,均已实施分类管控措施。根据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和传播风险研判,及时划定高风险区39个,中风险区49个,分级分类实施管理措施,以果断举措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坚持“应采尽采、应筛尽筛”,紧盯风险区域,在临渭区、渭南高新区、渭南经开区实施7轮次较大规模区域核酸筛查,其他县(市)根据市上统一安排也开展了多轮次核酸检测。8月22日至今,没有发现社会面感染者。同时,坚持“对症施策”,规范医疗救治,所有感染者均已第一时间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目前所有感染者病情平稳,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防范为先、提前研判、提前处置、以快制快”的原则,精准施策、科学处置,深挖潜在风险,做到及时管控,全力将疫情控制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快速有效恢复生产生活秩